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吊蔓要在黃瓜植株長出7至8片葉、龍頭下彎時進行……”10月2日,62歲的壽光蔬菜技術員徐少華正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一處無土栽培大棚內,指導當地工人管理黃瓜、茄子等作物。
1989年,壽光三元朱村建起了全國最早的冬暖式大棚,成為中國設施農業的發源地。徐少華是當時帶頭的17名黨員之一。此后,他成為當地有名的蔬菜技術員,在全國20多個省份累計培訓蔬菜種植人員1萬多人。
▲1989年,三元朱村建好的第一代溫室大棚。
“最早的壽光蔬菜大棚,墻體用麥穰和泥垛成,棚體則為水泥立柱和竹竿。”在三元朱村村史館,村主任王巖濤指著當年建棚的老照片介紹,聽說東北有人冬天種出了黃瓜,一斤賣到20元,老一輩便想方設法請來東北的技術員,開始建設冬暖式大棚。
▲當年,三元朱村請來東北技術員,指導大棚黃瓜種植。
當時很多村民都有顧慮:一個棚投資6000元,相當于一家兩三年的收入,一旦搞砸了,就是血本無歸。因為帶頭建棚,徐少華沒少和家人爭吵。有段時間,母親甚至都不愿意搭理他。
“咱是黨員,一定得帶好頭!”徐少華暗下決心。他晚上睡在棚里,每天都拿著卷尺,測量瓜苗長了多少,查看有無病蟲害。”
臨近春節,頭茬黃瓜上市,一斤賣到了10元多,豬肉當時才2元一斤。“我的棚長80米,寬8米,種了3000棵黃瓜,現在看著很簡陋,但我那一年掙了3萬多!”那一年,三元朱村出了17個“萬元戶”。
1990年,壽光在全縣大規模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徐少華擔任蔬菜技術員,負責全縣17個鄉鎮、共5031個大棚的技術培訓指導。這一年全縣的大棚沒有一個失敗的,平均每棚收入2萬元。
▲20世紀90年代,壽光菜農在蔬菜大棚內采收豆芽。
此后,壽光開始擴建市場、搞批發,掀起了“菜籃子革命”,逐漸叫響“中國蔬菜之鄉”的稱號。
自動溫控、智能霧化、自動滴灌……和第一代大棚相比,如今已經發展到第七代的壽光蔬菜大棚滿是“科技范兒”。32歲的王聰是個“棚二代”,“玩兒”著三個新式大棚,年收入超過20萬元。
“以前要是突然下雨,菜農都往棚里跑,蓋棉被、放草簾。現在手機就能操控,再也不用像父輩那樣晚上睡不好覺了。”王聰說。如今,壽光蔬菜大棚物聯網應用率超過80%,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
為了實現“買全國、賣全國”,壽光還建立了以農產品物流園、果菜批發市場為龍頭,1400余家村頭市場為支撐的蔬菜供給體系,蔬菜年交易量達到900萬噸。王聰大棚里的新鮮黃瓜,被直接運到1公里外的村頭市場,很快就能送上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目前,壽光的蔬菜大棚已超15萬個。菜農的巨大需求還激發了蔬菜種子的研發。“以前壽光菜農每年購買蔬菜種苗約需6億元,其中近4億元被國外公司拿走了。為此,壽光實施了種子工程攻堅行動,目前自主研發的蔬菜品種達到224個,占全省自主研發種子的一半左右。”壽光三木種苗負責人劉樹森說,他們研發的辣椒種子和國外的在品相、口感、抗病性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售價不到國外種子的1/2,帶動了菜農降本增收。
▲2019年,壽光市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建設的連棟玻璃智能溫室。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尹愛軍說,壽光構建起蔬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目前已經有12項“壽光標準”躍升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前端主抓標準制定、種子研發、技術集成創新,中間主抓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的新型經營體系,后端主抓特色蔬菜品牌、高端銷售渠道,壽光探索出“從一粒種子到一盤好菜”的全鏈條發展路徑。
新時代新征程,壽光早已不滿足僅輸出壽光蔬菜,開始輸出“壽光模式”。如今,壽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各地建設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導蔬菜生產,全國所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壽光企業還走出國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300多個種植園區。
來源:農業品牌聯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6 篇
瀏覽:3740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