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其實,早在2014年,我就接觸“民宿”這個概念。我覺得很驚訝。
記憶中,團隊幫助一甲方在線旅游機構做一個“民宿”項目。甲方期望我們可以包裝該“民宿”項目的創始人以及推廣該民宿項目的特色產品,從而引起游客的購買與關注。
那時覺得:民宿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項目。
其實,我個人理解的鄉村民宿:
鄉村民宿一定是自己的家,主人把多余的房間租出去,并為民宿租賃者提供居住期間的服務,從而獲得一定的報酬。或者還可以理解是游客在外地的另一個家。
我們從百度百科的看到的民宿的定義是這樣的。
民宿(Minshuku),源自日本的「民宿」。 是指利用當地閑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
但有2個關鍵信息必須要弄清楚:
1、民宿主人全程參與
接待和服務游客都是民宿主人全程參與,有些時候是同吃、同住、同玩。這區別于傳統的酒店模式。
2、閑散資源
所謂閑散資源就是自己的多余或者暫時不用的資源(房價、車子)等,而這些資源恰恰又可以滿足游客的需求。
我們還發現,民宿本身按照類型和功能又可以分為農家樂、鄉村別墅等多種類別,但市場規模達百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初步統計,2017年中國在線民宿預訂交易規模突破100億元,預計2018年交易規模將近200億元。
其實,我們還發現:更核心是鄉村振興的戰略落地之后,鄉村旅游的發展助推了鄉村民宿的發展。
01
政策、資本助推鄉村民宿
在國內短途游當中,鄉村游繼續火爆。而其中,民宿成為五一小長假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相比于酒店,民宿更時尚,有個性,而且不少還經濟實惠。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的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共享房源將超過600萬套,房客的數量將超過1億人,民宿對旅游以及鄉村發展的拉動作用將會十分明顯。
這么傲嬌的市場規模離不開國家政策助推。我們對近幾年的鄉村旅游政策做了一個梳理,發現扶持比重節節攀升。尤其是鄉村民宿的發展與壯大。
專家表示:鄉村民宿提檔的切口雖小,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突破點,國家必將會大力扶持。
我們一起來看下鄉村民宿的3個發展階段:
1、萌芽政策 2006-2013年
鄉村旅游是將農業與旅游相結合,將傳統的農業轉變成為休閑農業的一種旅游方式,國家旅游局將2006年確定為中國鄉村旅游年。
在這一年,國家旅游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將鄉村旅游發展成為了我國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同時,正是由于鄉村旅游業發展能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并且能作為當地民俗文化傳播的載體,很多經濟較為落后但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落好好把握住了“民俗文化”這一有力武器,為當地旅游業發展添加“催化劑”。
以民俗文化作為推動鄉村旅游的主力,不僅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全村形成了生活富裕、村莊優美、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還樹立了當地具有特色的品牌。
這一時期出了農家樂、家庭農場等休閑農業的新型業態。
2、發展期 2013年-2015年
在經過7年的探索之后,休閑農業已經成為傳統農業助推器,農民增收的武器。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分會會長甘士明認為,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能夠使農民的農業生產收入與經營收入相疊加,在農民傳統增收途徑外開拓新渠道。
在政策上,我國給予新業態的認可和保護。
尤其是,2015年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聯合下發《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明確用地政策”,并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可用于休閑農業。鼓勵利用村內的集體建設用地發展休閑農業,支持有條件的農村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發展休閑農業。加快制定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游經營的管理辦法。
同時,2015年以來連續3個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休閑農業在這2年中得到長足的發展,提交形成農業采摘園、觀光農業展示園、農業主題園、農家樂、休閑農莊、民俗村等休閑農業模。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年底,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年營業收入已超過1200億元,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全國農家樂已超150萬家,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超過1.8萬家,全國年接待人數超過4億人次。
同時,2015年,在國家一份促進消費升級的政策性文件里,首次提到了“客棧民宿”,隨后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宿被視為鄉村復興的入口。
3、黃金期 2016-2019年
從農業部獲悉,截至2017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比上年增加了3萬多家,營業收入近5500億元,整個產業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
其實,還是政策,政策的助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邁入黃金期。比如,
2016年,農業農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農加發〔2016〕3號),指導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標志著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政策體系框架的形成。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文件給田園綜合體、休閑農莊、特色小鎮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同時,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
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業態鄉村民宿已經成為返鄉創業者、資本聚焦重點。據國家旅游部門統計,截止2016年底,全國共有民宿5萬家,比2014年增加1萬家,從業人員150萬人。預計到2020年,民宿市場能達到300億的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起民宿已發生十余起融資。比如,宛若故里獲得青驄資本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這也是第一家獲得風投的民宿。其中,經緯創投、辰海資本、元璟資本、晟道資本、華映資本、盈動資本、鐘鼎創投、浙商創投、云鋒基金和創享基金等資本紛紛布局。
另還還有數據表示:目前全國民宿大概數量約4萬家,民宿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預計到2020年民宿行業營收規模將達到362億元以上。
似乎,民宿成為一門好生意。
02
無奈!抉擇之痛
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數據顯示,鄉村旅游已成為城鄉居民常態化的消費方式,40.13%的受訪者表示每月到鄉村旅游一次,45.92%的受訪者表示每兩到三個月到鄉村旅游一次。
然而,鄉村旅游成為兩級分化。現在的鄉村民宿呈現兩極分化,一種是低端農家樂,大通鋪、大花被、大鍋飯,比如,在北京延慶柳溝民俗村,吃一頓豆腐宴人均收費不過30多元,住一夜雙人間110元左右。另一種則是高端民宿,比如,京郊的隱居鄉里、童話樹屋,住一夜普遍要1500至3000元。
所以,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消費升級潮流下,大眾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
無奈之余!選擇都是痛苦的!
但隨著民宿的火爆,資本開始介入,改建變新建,再變成巨資修建,建設成本從原本的幾萬元飆升到上百萬元、千萬元不等。投入增加,相應的房價、餐飲收費也隨之攀升,讓不少鄉村民宿被迫成為高端消費。高昂的價格,使部分高端民宿只能針對少量的高端人群,節假日火爆,平時冷清,陷入經營困境,而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只能望而興嘆。
除了投入與成本困局之外,鄉村民宿的差異化也成為致命的弱點。有媒體調查表示:民宿同質化非常嚴重,比例已經接近四分之三,這也幾乎是當今許多游客對民宿的印象,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民宿稀缺已成為不爭的現實。
或許,成本和差異化經過實踐的成本可以淡化,但而因為鄉村民宿的投資者還跨界進入,對鄉村民宿的硬件問題更是一頭霧水。比如硬件安全、衛生標準、農村規劃、營業執照,還有,土地、房屋產權、消防、安全、營業執照等法律問題依然成為民宿主頭疼的問題。
所以,談不上規模、降不下成本、差異化走到窄眾化的鄉村民宿,實際上就是拿了一個昂貴的高成本單體去市場上與人競爭,成功是偶然,失敗將是必然,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規律問題。
因此,鄉村民宿大咖表示:傳統農民或者返鄉創業者不適合經營鄉村民宿,鄉村民宿是一個超級難度創業項目。
03
新模式!重生在即
當資源相同的時候,差異化就會成為武器。個性化、多元化、產業化更是鄉村民宿的一種武器。
因此,民宿在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基礎上,要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這樣既能為游客帶來截然不同的住宿體驗,又避免了同質化發展可能帶來的惡性競爭。
隨著,民宿經濟的成熟,民宿新模式也逐漸涌現,凸顯的態勢:個性化、多元化、產業化。
有人還大膽預測未來民宿的3個發展趨勢:
第一是高端化,隨著消費升級,民宿已經不再是青旅和農家樂,高品質成為行業主流,低品質已成紅海。
第二是規模化,隨著民宿競爭越發激烈,如果像原來只做單體店的,其實賺不了多少錢。優秀的民宿品牌不斷擴張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個趨勢。
第三是專業化,他指出,原來是個人邊玩邊開民宿,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專業的基金和人才進入這個行業。
接下來,我們以產業的角度來剖析當前熱門的鄉村民宿經濟。
1、鄉村民宿+互聯網
鄉村民宿+互聯網是鄉村民宿從本地化走向跨區作業的重要一環,用互聯網打通吃住行等一系列產業并且形成閉環。
同時,借助互聯網的無界把鄉村民宿上的各個產業串聯起來,形成高效的服務模式,更核心的就是降低游客的現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比如,小豬短租。自平臺上線以來,小豬同步搭建了包括攝影、保潔、商城、智能硬件等業務在內的共享住宿服務生態體系,通過補全產業服務鏈中的缺失環節,賦能于用戶,降低住宿共享的門檻。
2、鄉村民宿+養老
如今,城市人群向往田園生活,而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鄉村,房屋閑置率又較高,國奧鄉居抓住了這一矛盾,希望通過多元化嘗試,在旅游、養老方面彌補現有市場不足的缺口。
民宿+養老“兩大風口”的有機結合滿足養老市場,又推動鄉村民宿的發展。
此類模式的用戶群體不僅僅定位于老年人,還定位于都市白領,從而滿足休閑旅游、養生等諸多需求。
比如:國奧鄉居。2014年北京國奧集團入駐田仙峪村,通過流轉村中的閑置房產,在該村建成北京首家農村休閑養老式社區。以政府新型城鎮化建設為背景,企業通過民居改造及服務配套,打造以度假養老為核心功能的高端鄉居養老社區。
3、鄉村民宿+網紅經濟
這個時代什么最熱?網紅經濟。
從傳統鄉村旅游起家的鄉村民宿,借助網紅經濟或許可以開辟個性化的市場。鄉村民宿+網紅經濟特別符合80后、90后、00后,滿足這些群體的酷炫、愛自拍、愛曬朋友圈等個性特征。
比如,鄉里鄉居。鄉里鄉居號稱網紅民宿,擁有游泳池、露營基地、觀山露臺、觀山小院可以滿足年輕團建、聚會、生日趴、甚至求婚等向個性化需求。
4、鄉村民宿+產業IP
受成本困局,分散、單打獨斗的鄉村民宿品牌在市場上或者競爭上處于劣勢,未來將會呈現“集群式”發展模式。
尤其,多個產業IP抱團發展。分析稱,從民宿過度到民宿群落,也是未來發展的一種方向。
未來鄉村民宿將會呈現:強業態整合和IP集聚,自帶特色配套產品服務,再加上整體銷售聯動,共享客人資源,這樣匯聚起來,形成了幾個大片區,現在深圳的較場尾,就是一個民宿群落,有幾十家上百家的群落,有人做文化、有人做藝術、有人做音樂,甚至有人做小超市,給客人帶來的是聯體互動平臺。
其中,這類品牌居多是資本方或者產業基金介入。比如,千宿科技、千里走單騎。
其中,早在2017年千里走單騎聯合業內四家民宿品牌,發起“5+N”民宿集群戰略。5代表5家民宿品牌,包括大樂之野、蕾拉私旅、過云山居、紫一川、千里走單騎;N則代表產業上下游不同的業態,包括餐飲、娛樂、親子農場、藝術館等。民宿品牌之間抱團共同經營、共同制約、共同發展。
最后,總結一下。鄉村民宿是一個重資產、重運營的創業項目。然而,目前回報慢、投入大、同質化嚴重,鄉村民宿必須要再次重構才會重生。
但請謹記!資源、品牌、個性化需求將是鄉村民宿的3駕馬車,模式創新都圍繞著這3個進行重組。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