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2023年4月,復旦大學新漢學計劃博士生范狄(DARIO FAMULARO)、范氏秋莊(THI THU TRANG PHAM)參與了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辦的“新漢學計劃”鄉村振興主題學術研修活動,通過深入調研,了解中國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和成就以及對世界各國的啟示,從中外比較研究視野思考鄉村振興。
復旦大學孔子學院辦公室推出“我眼中的中國之鄉村振興”系列,邀請兩位同學分享他
們的調研成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本期讓我們一起聽一聽來自意大利的哲學學院博士留學生范狄(DARIO FAMULARO)所講述的他眼中的鄉村振興。
在2023年“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上,范狄作為“新漢學計劃”青年學者代表致辭,分享了他在復旦大學的學習生活以及參加“新漢學計劃”鄉村振興主題研修活動的感想。
鄉村振興與中國式現代化
很榮幸能夠參加2023年“新漢學計劃”鄉村振興主題博士生研修活動。此次活動共有30名來自中國各大著名大學不同專業的博士生參加。我們在江西省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老師們帶領下,我們與大學教授、政府官員、企業家、農名、社會各界人員進行了交流,參加了會議,并參觀了歷史文化名勝和農村地區,包括已經成為自然旅游景點的改造村莊。我們游覽了南昌、婺源、景德鎮,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接待。通過此次活動,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政府在促進農村地區生活質量提高方面所做的積極努力。
身為在中國居住十年的意大利人,我親身經歷了過去十年中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化。我并非每天長期在圖書館中工作的學者,而是積極地在學習和探索中交替進行,同時廣泛接觸各種現實場景,如城市、工業區和農村等。這使我有機會親眼目睹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多方向性發展。
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十年前中國農村的情況與現在的迥異。現今,這些地區的工作條件和衛生狀況顯著改善,人們被鼓勵培育創業精神,對本土資源的價值也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意識。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農村民對所取得的進步的自豪感,這種感情常常伴隨著中國傳統的謙虛禮貌。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他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現代化和西方化的概念自100多年以來一直是中國政治和意識形態辯論的焦點。一個世紀的屈辱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增長,重建了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自豪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民不斷學習如何應對傳統文化價值觀、國外文化價值觀和西方文化價值觀。他們試圖避免過度封閉和拒絕對話的極端態度,以及盲目接受外來社會、政治和經濟模式的態度。
我認為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正確的概念。文化、政治、經濟、社會模式是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環境下形成的,這些環境和條件是與中國現實的特點不同的。因此,把西方的模式直接應用于中國是不可取的。強行將西方的政治和經濟模式套用于中國,就像試圖將方形塞進圓形一樣。中國必須找到最適合其發展和現代化的途徑,考慮到其文化傳統、社會、經濟和地理特征、政治體制以及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現代化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模仿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模式。中國通過自主設計的方法追求自己的現代化理想,不僅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福利,而且還可以成為世界的榜樣,這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學者的極大興趣。
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類似于一顆獨特的明珠,璀璨耀眼,不同于其他模式,因為它考慮了中國的特殊情況,不僅為中國人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和未來,而且也可以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概念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口號,更是中國民族走向現代化和全球舞臺的關鍵舉措。
西方一直以來對于中國提出的解決問題、發展進步方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所謂的“西方式現代化”事實上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的產物。本人的專業領域是中西文化交流歷史,該領域告訴我們,歐洲的知識分子與中國及其他亞洲、非洲、美洲文明的相遇是西方現代性構建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Donald F. Lach的著作《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是一項廣泛的研究,揭示了亞洲文化對西方文化發展的深遠和普遍影響。許多科技、農業、工業、文化、經濟、思想方面的創新,正是在西方國家與東方的接觸、對話和交流中獲得的,這些創新構成了現代化的基礎。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指出,唯有不同的人民相互接觸,不同文明之間才能進行某種形式的交流,是促進發展的不可少的推動力。然而,黑格爾生活在一個戰爭被視為國與國之間正常相處方式的時代,這是當時的主導思想。因此,他將戰爭視為主要國際交流形式并非意外。但隨著文明的進步,我們已經知道,一種和平、相互尊重的對話方式永遠是最理想和最有成效的。國際對話、知識和經驗分享以及不同世界觀的交流,是推進進步和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它們的作用就像是眾多支流的江河匯聚成河,源源不斷地流向大海,將不同的元素匯聚在一起,融合不同的智慧和經驗,最終促進了共同福祉的構建。每條河流都有其獨特的特征和流向,需要開拓者們根據周圍地形作出相應的適應。即使人類成功地改變了一條河流的流向,也是在深入研究該河流所在地形的特征之后進行的。因此,我們不能以同樣的方式處理每條河流,因為每條河流都是獨特的。同時,每條河流最終都會流入大海:每個人類追求發展、幸福、正義、和平與和諧的共同目標。
本人及其他外國博士生得到了與中國最高級別專家和官員進行對話的機會。他們給我們展示了已經取得的成果,并且坦率地介紹了仍然存在的問題和應對它們的想法。這表明中國意識到保持開放的對話氛圍、共享的學習、容忍、多元文化和尊重多樣性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實現進步和現代化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國目前正經歷與發達國家相似的城市化進程,導致鄉村人口外流,城市集中了最優秀的人才力和經濟資源。近幾十年的城市化不僅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也使我們的生活遠離自然環境。直到最近,人們才意識到農村的價值,意識到在農村投資和回饋從那些地方流向城市的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過著與自然更接近、更尊重自然、更具生態意識的生活方式。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健康平衡不僅是中國古代思想中的重要主題,也是反映全球趨勢的重要現象。當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將其置于公共辯論的核心位置。這一趨勢源于人們對環境危機和全球變暖的不安和擔憂。
作為意大利南部的一員,我也很關注鄉村和城市化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兩國相互學習和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意大利南部,許多小鎮正面臨人口外流和經濟困境,而中國農村村莊也在經歷著類似的問題。雖然兩種情況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挑戰是如何保持人口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兩國都采取了不同的解決方法。
在意大利,一些小鎮試圖鼓勵當地居民留在家鄉,并吸引來自意大利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居民遷居到小鎮,投資和創業。這些小鎮的努力收到了顯著成效,越來越多年輕家庭選擇離開城市的壓力,選擇搬到農村購買或翻新房屋,并開辦與旅游相關的各種企業。相比之下,由于戶籍政策的限制,中國目前難以實現這一點。但是,中國政府正在推動鼓勵年輕人回到家鄉、扶貧政策、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教育和醫療水平等政策,以改善農村經濟和社會狀況。此外,政府還鼓勵當地居民創業和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
共同的解決方案包括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鼓勵企業家在當地開展業務,以及提高當地文化活動的吸引力。這些措施可以改善小鎮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并吸引更多人留在家鄉。因此,對于兩個國家來說,相互研究彼此的策略、學習彼此的經驗和教訓、互相借鑒并共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合作,兩國可以更好地解決人口外流和經濟發展問題,創造更加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的未來。無論是意大利的小鎮還是中國的農村村莊,都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來解決人口外流和經濟發展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彼此的經驗和教訓,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本人參與的研究活動中,我特別喜歡所游覽的景德鎮。近年來,景德鎮正在建設成為一座極具吸引力的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包括來自中國其他城市和海外的人才,決定來此參觀和定居。我認為這是景德鎮所采用的特殊發展模式所導致的,這種模式應該作為一個良好的示范進行研究。我思考了什么使得景德鎮成為一個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在過去的十年中,我走訪了中國100多個城市。作為一個歐洲人,我不得不注意到,中國許多地方的旅游業發展和古鎮變成旅游景點的轉變,有時發生在不保護古鎮獨特特色的情況下。在許多情況下,整個社區被拆除并重建,居民被遷移到附近新的舒適、實用的住房。他們的生活水平顯然提高了,然而,轉變成旅游景點的地方失去了很多原有的真實性,不再是真正有歷史故事的真實場所,不再是被那些與場所歷史和生活經歷相符的人們所居住所生活的地方。這些地方被設計成旅游者的大型游樂場,越來越迎合旅游者的真實或假設期望。這些地方越來越面向旅游者,越來越少地真實代表當地的文化。在參觀了數十個這樣的地方之后,我發現這些地方非常相似,甚至有些極為相似。在每個地方,人們可以購買同樣的廉價紀念品,享用同樣的適合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口味的食物,甚至發現同樣的建筑、差不多的網紅店和景點。但景德鎮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景德鎮證明了有別的更有效的方式來發展旅游行業。在這個小城市的每個角落、每個旅游景點都保留著巨大的真實性、對細節的關注以及對當地特色和獨特性的高度重視。
因此,許多人會喜歡這個地方,成千上萬的年輕藝術家和才華橫溢的人選擇來這里享受美好而友好的環境。為了實現這些成果,必須尋求才華出眾、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才,他們能夠為決策機構和企業家提供最佳建議。出于這個原因,政府積極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并吸引國內外藝術家前來繼承和發揚景德鎮傳統藝術之美。
參與此次活動,讓我更加深信,中國的城鄉在未來將繼續平行發展,相互支持,成為越來越現代化、文明化、繁榮化、熱情化、開放化、寬容化、美麗化和幸福化的地方。
來源:復旦孔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2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